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390个
咸鱼翻身 我国商用车市场回暖走出低谷
商场没有白求恩 商用车合资现象需警醒
商务部在前不久,发布《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给城际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上汽携手菲亚特 欲全力突破商用车短板
京东、阿里相继上市,带动的不仅仅是国内电商的发展,同时也对物流行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金九银十 众商家云集皮卡市场奋力一搏
东风商用车:用心做好校车 用爱呵护孩子
需求孕育商机 冷藏车
商用车合资风起云涌 市场竞争全面升级
冒用商标造油罐 东营一公司获利近百万
众石油巨头左手交暴利税右手拿巨额补贴让地球人震惊更是中国人民的悲哀。现阶段,中国三大石油巨头在国内市场仍处于垄断的地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获得垄断的高额利润。据统计,截止到目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利润总额从1998年的不足100亿元,上升到了目前的1200多亿元以上的天文数字。
2011年3月商用车产销增幅同比大幅回落
对于现在销售市场变淡的原因,欧曼的一位销售人员认为,可能是因为去年的市场太火爆,透支了今年的一部分销量。“这几个月,我们的销量也是以自卸车为主,高的时候能占到月销量的80%,但就整个北京市场而言,自卸车需求去年就释放的差不多了,今年虽然也有新需求,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变淡也是理所当然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积压在企业和经销商那里的库存车,占用了大量资金,会影响企业的生产。今年,国家加大了对金融系统的流动性资金控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已面临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库存车增加,会让企业的资金周转雪上加霜。
展台到市场,历届车展上的高端产品即将“修成正果”。对于商用车企业来说,在未来的车展上如何更好地契合这一趋势尤为重要。
20年终成正果 现代商用车的漫漫中国路
通过资本关系,大众紧紧将斯堪尼亚和曼“搂”在一起。三家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都是响当当的品牌,且排名靠前。尽管斯堪尼亚与曼互相不服气,但又都不拒绝大众的收购,三家公司的合并,颇有在三国群雄里桃园三结义的味道。
2010年,中国大型商用车首破百万辆,再一次刷新了历史记录,并让不少对市场持谨慎观望态度的业内人士大跌眼镜。2010年的井喷几乎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被称为商用车行业近十年来的发展“波峰”。巅峰过后有险境,2011年的中国商用车市场承受着巨大的期望和压力,能否再现2010年辉煌,成为许多人士反复追问和探讨的问题。
南京青曼汽车销售服务中心董经理最近比较苦恼,由于不少用户在他那里订购的车辆型号尚未通过《营运货车燃油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要求的检测,很多车停在停车场上没有提走。他向生产厂家反映这一问题时发现,与他遇到同样问题的经销商不在少数。对董经理代理的这个卡车品牌来说,遇到的问题不止这些。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下称《限值》)标准制定工作正在紧张推进,预计七八月份将制定完成。这意味着,从4年前便开始收集数据的商用车节能政策进入真正的倒计时。对于一直对此项政策比较抵触的商用车企业来说,更严峻的排放标准意味着一场产业变革正在袭来。